>

喜报!《国色之美 不可方物——中国传统色彩文物》展入选2025年度江苏省博物馆纪念馆重点展览

日期:2025-06-03  栏目:盐城文博

近日,2025年度江苏省博物馆纪念馆重点展览正式公布,省文化和旅游厅(省文物局)精心遴选18个历史文物类重点展览项目与4个革命文物类重点展览项目,我馆牵头举办的原创展览《国色之美 不可方物——中国传统色彩文物》成功入选


 

《国色之美 不可方物——中国传统色彩文物》展览分为“桃红”“凝脂”“缃叶”“沉香”“群青”“墨黑”六大板块,共计展出百余件文物,旨在观众发现传统色彩之美,并了解数千年来,色彩美学与中华传统文化同根同源,色彩不仅是表面颜色,更是中国人的一种精神、情怀和信仰。

 

时光流逝,季节更迭,在文化传承中,中国人的情感深处皆有倾城“国色”。连云港市博物馆馆藏的矾红五福万寿瓷碗和桔红金彩花边瓷,通过热烈奔放的鲜艳明媚之红,展示出最中国的文化图腾。淮安市博物馆馆藏的白瓷观音像,让纯粹、洁净、无暇的凝脂之白反映出古人内心的宁静安乐。伊犁州博物馆馆藏的镶嵌红玛瑙虎柄金杯以其夺目之金,展示着隋唐时代新疆地区璀璨的历史文明。中国海盐博物馆馆藏的庆远千户铜官印,如沉香般静谧与沉稳的褐色,如凝固的历史般讲述着传承和延续。扬州博物馆珍藏的长沙窑青釉褐彩小鸽,体态娇小可爱,群青之中蕴藏着勃勃生机。国色之美 不可方物》展将这些极富“高级感”的色彩美学汇聚,用文物做颜料,绘制一幅中国传统工笔画

 

“桃之夭夭  灼灼其华——桃 红”

红,代表着热烈奔放,鲜艳明媚和喜庆吉祥,通过对红色这一“最中国”文化元素展出,反映出中国对于红色的偏爱和情怀。

 

“兼葭苍苍 白露为霜——凝 脂”

“白若凝脂”,一种透着干净纯洁的凝脂白,聚焦于白色这一纯洁无瑕之色彩,展示古往今来人们对心灵高洁、品行高尚的向往。

 

“禾黄错落 晨露无声——缃 叶”

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有云:“缃绮为下裙。”缃叶,浅黄色,桑叶初长时的颜色,也用来描述秋季荷叶的枯黄。黄色,是华夏民族的正统色,也是陶瓷器中的典雅之色,包含着浓厚的东方审美。

“暖风清浅 暗香浮动——沉 香”

沉香是一味香料,常见有黑色、褐色,也有红色、黄色等。沉香置于炉中,带着静谧与沉稳,代表传统文化中对内敛与平和的追求。李白有诗云:“博山炉中沉香火,双烟一气凌紫霞。”博山炉中烟火袅袅似人间仙境,何尝不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呢。

 

“日暮碧山 月随人归——群 青”

“青”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,其本义是蓝色或草木的颜色,后延伸至绿色、黑色等,又可形容茂盛或年少的样子。青色,象征着勃勃生机。“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”,又在用积极的态度激励人生前行。青色,古朴而厚重,在传统文化中应用广泛,透露着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。

 

“玄色酿成 出象生花——墨 黑”

玄色,泛指黑色,中国古人称之为“天色”,它富有质感且传递着幽远、深邃、沉静的意境。通过对黑色文物的展出,表达出淡泊平和、静穆庄重的中国审美意蕴。

中国人历来崇尚“取法自然”,遵循“以色达意”的观念,色彩观不仅用来描绘世界,是用来表达内心。《国色之美 不可方物》展览通过系统性展示中国传统色彩文物,完整勾勒出古人的色彩语言体系,传达出古人的美学智慧与哲学理念。展览现正在新疆伊犁州博物馆首展,诚邀各界人士共同探寻传承千载的国色之美。